科学活动:沉与浮
发布时间: 2019-01-07 11:08:28 作者:刘新宇 来源: 朝阳幼儿园 浏览次数:
实践(指南)科学领域考核
科学活动:沉与浮
执教:刘新宇
设计意图:
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,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,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,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,在玩水的过程中,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: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?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……等等。《纲要》指出,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,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。因此,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“沉浮”现象,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,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,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、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,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、探索等方式,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,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、交流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。
一、活动目标
1.乐于参与沉与浮的科学试验,体验科学的乐趣。
2.通过猜想、验证、操作、观察、等多种方法,观察物体的沉浮 现象,并记录操作结果。
3.大胆尝试观察,知道让下沉的物体上浮的方法。
活动重点: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,记录操作结果。
活动难点:初步大胆尝试,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。
二、活动准备
1.经验准备: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,会记录实验结果。
2.物质准备:.各种实验材料(瓶盖、橡皮泥、泡沫网、木块、记录表、操作盒子)。
三、活动过程
(一)、 激发幼儿兴趣,感知物体的沉与浮的现象
1.师: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朋友:、水瓶盖、橡皮泥、泡沫网、木块,他们想请我们帮帮忙,小朋友猜猜它们想请我们帮什么?哦,原来呀它们想请我们看看哪些朋友会沉下去,哪些会浮上来,那我们先一起来猜猜看。
2.师:刚刚我们一起猜了一下,可是有些小朋友和我们的意见不相同,那现在呀老师请小朋友去试验一下,看看到底哪些会沉,哪些会浮,老师的音乐起,小朋友五人一组上位操作,老师音乐停小朋友回到座位。
3.师: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,并对于个别操作较慢的幼儿进行指导和鼓励。
4.师:刚刚小朋友都进行了实验,我想请以为小朋友上来说说你们那组的实验结果,谁愿意?
5.师小结:我们通过操作后发现木块、雪花片、瓶盖会浮,橡皮泥会沉,为什么呢?谁知道?原来呀,当有物体放入水中的时候,水和空气会对物体有一种向上托的力量,我们呀把这种力量叫做浮力,就像刚刚某某小朋友说的,因为物体太轻了,浮力更大所以就浮起来,那橡皮泥呢是因为橡皮泥太重,比浮力更重,所以就沉下去了。
(二)、 尝试探索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
1.师:在刚才的实验中橡皮泥沉下去了,可是老师有一种神奇魔法,可以让原本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,你们相信吗?认真看哦!
步骤:我们先把橡皮泥揉成圆,然后均衡用力把他压平,在橡包饺子一样把周围的边立起来,做好啦,像什么呀!那我们来看看它会怎么样,浮起来没。为什么呢?有没有小朋友知道。因为呀在橡皮泥不变,水不变的情况下,橡皮泥是不是碰到水的地方越来越多了,这个时候浮力就会把它托起来,就浮上来了。 在我们的生活中呀,还有很多这样神奇的事情,有没有小朋友看见过?老师也准备了一些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2. 迁移生活经验,寻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
观看课件 ,轮船、竹筏等。
3.活动延伸
师:你们想不想做一下老师的魔术,那下节课我们在一起做,好不好。现在我们跟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。
=
活动反思:
本堂活动环节清晰,第一环节出示材料朋友,设置情景让幼儿帮助朋友解决问题,试着先猜想。第二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,让幼儿自己去操作看看哪些东西会浮,而哪些不会,并且小组合作,选出小队长记录,端丽孩子的合作意识。第三环节,幼儿操作完后,老师在一起验证,并进行小结,这个地方说到了浮力,让幼儿知道物体会浮是和浮力有关系的。第四老师用神奇的魔法导入,让幼儿知道怎么样让下沉的物体上浮的方法。最后联系生活,看看生活有哪些神奇的魔术。通过一种魔术让幼儿联想到生活,发现其实身边就有许多神奇的魔术.
整堂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很高,可以按着老师的节奏来,也可以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出大胆的猜测,在孩子的表达能力上有提高,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记录表上没有一个大的标题,语速过快导致和孩子互动的实践太少。在小结方面有些知识点还需整理
(
供稿:刘新宇;
供图:刘新宇;
审核:柳芳;
)